修某,女,45岁,职员。2014年8月21日就诊。
患者忧思多虑,郁闷不乐,胸闷喜太息,面部烘热,得冷饮暂舒,时轻时重七年。十天前因恼怒复发,就诊时,伴心烦失眠,口干、口苦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
中医诊断:郁证。证属肝郁化热,心阴损伤。
治法:疏肝解郁,滋阴清热。黑逍遥散加减:生熟地各15g 丹皮12g 焦栀子12g 白芍12g 柴胡10g 茯苓30g 炒白术12g 薄荷6g后下 莲子芯10g 当归12g 合欢皮15g 夜交藤15g 甘草9g。 取7剂,水煎服。
8月28日复诊,诸症俱减轻,精神稍佳。仍有口干。脉弦数。上方继用14剂,诸症递减,情绪好转,月经按期而至。嘱患者停药,舒畅情怀,多参加户外活动。
按:此证因肝郁气结,疏泄不及所致。肝郁化热,客热伤阴,热挠心神,故有是症。方用黑逍遥散加味,疏肝散郁,清热滋阴。俾肝木条达,郁结疏散,自无郁热之苦,忧思之患。经云“木郁达之”,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