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状疱疹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29
曾某,男,53岁,职工。2016年11月3日就诊。
患者右胁肋部疱疹刺疼作痒一周余,伴心烦易怒,两胁胀痛,口苦口黏,胸闷纳呆,恶心呕吐,在外地用抗病毒、神经营养药等治疗,收效不佳而求诊。既往有胆结石病。就诊时,小便黄赤,大便粘滞不爽。舌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西医诊断:带状疱疹。
中医诊断:缠腰火丹。证属肝胆湿热。
治法: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。
1.中药:龙胆泻肝汤加减:龙胆草12g  黄芩12g  栀子12g  车前子15g包煎  泽泻12g  柴胡12g  当归12g  生地12g  黄柏12g  金银花15g  连翘12g  蝉蜕10g  赤芍12g。  取5剂,水煎取汁200ml,早、晚分两次温服。
2. 针灸:泻火解毒,通络止痛。
取穴如下:阿是穴  夹脊  支沟  阳陵泉  行间  侠溪   太冲。
11月10日复诊,症状减轻。舌脉同前。中药上方加土茯苓30g,取7剂,水煎服。针灸处方加阴陵泉,每日一次 。
11月17日,稍有皮疹痛感,胁胀,饭后为甚。舌红,苔薄黄,脉沉弦。上方加焦三仙各12g,取7剂。水煎服。针灸处方加足三里,每日一次。
11月24日,诸症皆除。
3. 保健处方:
①注意休息,加强营养。
②治疗期间忌肥甘辛辣食品,忌食海鲜,勿受寒凉。
③保持疱疹区皮肤卫生。
按:龙胆草、栀子、黄柏、黄芩清肝泻火,泽泻、车前子、渗湿泄热,当归、赤芍、生地养血活血,柴胡疏肝散火,金银花、蝉蜕、连翘,清热解毒,引湿热下行。针药并用治疗本病有很好疗效,可止痛,促进疱疹吸收和结痂,缩短病程,减少后遗症。
皮损部位围刺及刺络拔罐,可活血通络、祛瘀泻毒;相应夹脊穴调畅患部气血;支沟、阳陵泉清泻少阳邪热,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,具有疏肝泄热之功,侠溪、太冲清泻肝经实热,阴陵泉祛湿,足三里健胃,诸穴合用,而俾热清火熄,络通痛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