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痛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林某,男,64岁。2014年9月10日就诊。
患者腹疼腹胀,脐周为著,喜温喜按,得热疼减,疼剧则泻,伴反酸、呕噁、纳差一年余。近五天来外出劳累,症状加重。舌淡,苔白厚腻,脉沉细。
中医诊断:腹痛。证属脾胃虚寒,湿浊壅阻。
治法:温脾散寒,化湿和胃。黄芪建中汤加减:党参12g  黄芪15g  桂枝12g  白芍12g  花椒10g  干姜10g  白术12g  防风6g  草果12g  木香6g  元胡10g  炙甘草10g  黄连5g  吴茱萸9g  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引。水煎服,取7剂。
9月17日复诊,症状减轻,仍有反酸。上方加海蛸10g  厚朴9g,继用7剂。
9月24日,诸症渐减,仍有畏寒腹泻,但较前减轻。上方去黄连,加熟附子10g先煎,续服十剂后,症状消失。嘱患者注意饮食,忌食生冷。
按:中焦虚寒,症见脘腹冷痛,喜温喜按,呕恶,甚则腹泄。夫脾主升,而胃主降;脾气不升,则下利腹泻;胃气不降,则呕恶纳差。故予黄芪建中汤加减,俾阳气得复,脾升胃降而胀泻自除,腹痛自止。初诊时合左金丸以调节阴阳,制酸止呕。三诊时仍有腹泻,去黄连之苦寒,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。使阳复寒去,湿化气和则诸恙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