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风后遗症期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辛某,男,72岁,农民。2014年4月7日就诊。
患者左侧肢体麻木无力,活动失灵,舌䞿语涩,少气懒言,大便涩滞半年余,加重二个月。就诊时,舌暗红,苔白,脉沉细,左寸口脉沉涩,右寸口脉沉细。
血压:138/92mmHg。左侧肢体感觉迟钝,肌力IV级。颅脑CT:1、陈旧性脑梗死。2、脑A硬化。
中医诊断:中风后遗症期,证属气虚血瘀,经络痹阻。
治法:补气活血,逐瘀通路。补阳还五汤加减:黄芪50g  桃仁9g  红花9g  地龙9g  当归9g  赤芍9g  川芎9g  鸡血藤30g  钩藤12g后下  僵蚕9g。 水煎服,取7剂。
4月14日复诊,乏力减轻,言语较前流利。上方加桂枝9g橘络9g  路路通12g,继服7剂。
4月21日,诸证俱减。上方照用,每日一剂。
4月28日,诸证递减。为求后效,上方取10剂。加工水丸。每服10g,每日二次。饭后温开水送下。
按:中风邪客经络,肌肤不仁,麻木不用,气虚血瘀,经络不通故也。气血瘀闭,廉泉不开,故言语涩滞也。方予补阳还五汤,黄芪为君以补气,气旺则血行,血行则络通,木胀可解;气旺则痰化,廉泉无痰阻则音声能彰。经云:“营气虚则不仁,卫气虚则不用;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”,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