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线风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刘某,男,27岁,农民。2015年3月18日就诊。
患者三天前不慎受凉,咽疼,头身疼,随后口眼左歪,口角流涎不能自止,右眼圆睁不能闭合。就诊时仍发热,汗出不畅,小便黄赤。舌尖红,苔厚腻,脉弦。
T:38.6℃,P:98次/分,BP:125/82mmHg。右面部感觉迟钝,额纹不对称。肢体肌力、肌张力对称。
中医诊断:吊线风。风热上犯,风痰流窜之征。
治法:疏风清热,化痰通络。银翘散合牵正散加减:荆芥12g  防风12g  金银花30g  连翘10g  钩藤30g  白芷10g  僵蚕10g  全蝎6g研末冲服  白附子10g  胆星10g  橘络10g  柴胡10g  牛蒡子10g  石膏100g  甘草6g。 水煎服,取5剂。
3月23日复诊,诸证俱减。服药两天后体温已降至36.5℃。舌尖仍红,苔较前为薄,脉滑。上方去石膏。每日一剂。
4月1日,诸证俱减,自感乏力,纳差。舌尖稍红,苔薄,脉大而缓。补脾和胃,以绝生痰之源。处方:炒白术12g  连翘10g  全蝎9g  白附子10g  云苓30g  僵蚕10g  金银花15g  橘络10g  荆芥10g  防风12g  甘草6g  生姜大枣引。续服六剂后痊愈停药。
按:吊线风病多因风痰流窜,经络痹阻而成。今患者初因风热侵袭,热极化火,火热熬津而成痰,痰随风动,流窜经络而成此疾。故以大剂清热解毒之品以胜之,俾热清、痰化、风熄。口眼自复其位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