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某,女,56岁,农民。2014年1月16日初诊。
患者头疼头晕,昏蒙不清,反复发作三年余。一周来熬夜劳累,旧病复发,伴健忘、忧虑、多愁、面色无华。舌淡,苔白,脉沉细。
颅脑CT:未见异常。心电图:大致正常。
中医诊断:眩晕。证属风痰上扰。
治法:化痰熄风,健脾通窍。处方:半夏12g 天麻12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茯神15g 陈皮12g 钩藤30g 川芎12g 白芷12g 合欢皮30g 竹茹15g 枳壳12g 香附12g 薄荷9g 甘草6g。 水煎服,取7剂。
1月23日复诊:头晕、头痛减轻。上方继服7剂。
1月30日,忧愁渐安。后随证加减,续服4周,诸证消失。改水丸继服,以巩固疗效。
按:《脾胃论》云“足太阴痰厥头痛,非半夏不能疗;眼黑头眩,风虚内作,非天麻不能除”。方中辨证选用此二者,以祛风化痰;用白术、党参、茯苓、陈皮、健脾化湿,以绝其生痰之源。标本兼顾,痰祛风清,而诸证遂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