眩晕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李某,男,38岁。商人。2014年3月5日初诊。
患者头晕头痛,持续不解,甚则呕噁,耳鸣三天,伴心烦、急躁、易怒。舌红,苔白,脉弦滑。
中医诊断:肝风眩晕。此乃肝阳上亢、化火生风所致。
治法:平肝熄风。自拟方“钩藤散”加减:白蒺藜10g  菊花10g  石决明30g  天麻10g  钩藤30g  蔓荆子10g  僵蚕10g  焦三仙各15g  陈皮10g  云苓30g  竹茹12g  甘草6g。 取7剂,水煎服。
3月12日复诊,头痛减轻,头晕仍有发作,仍感心烦,大便涩滞不畅。嘱患者节饮食,多运动。上方加大黄7g  枳实10g,取7剂,水煎服。
3月19日,症状消失。嘱患者停药,忌辛辣饮食。
按:《内经》云: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。本案眩晕,乃肝阳上亢,风火上扰所致。患者素嗜烟酒,起居无节,肝阳上亢,化火生风,风火上扰,清窍失聪,故令头晕、头痛、耳鸣;相火扰心,故心烦、急躁、易怒;痰气中阻胃失和降,故呕噁。方用蔓荆子、僵蚕、天麻、钩藤凉肝熄风;石决明、白蒺藜平肝潜阳;陈皮、竹茹、大黄和胃降逆。俾热清风熄,胃气和降则晕痛自休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