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某,女,66岁,农民。2014年3月13日初诊。
患者胸闷、气短,进行性加重五年余,伴乏力,纳少,下肢如有蚁行。近一周来睡卧不安,症状加重。就诊时,舌紫暗,苔白厚,脉弦细。
BP: 120/80mmHg。心率:88次/分,律齐,主动脉瓣听诊区、二尖瓣听诊区,均可闻及3级收缩期隆隆样杂音,分别向颈部、和左腋下传导。彩超:主动脉瓣钙化并中量返流,二尖瓣少量返流。
中医诊断:胸痹。证属气阴两虚,胸络瘀阻。
治法:益气养阴,活血通痹。处方:党参15g 黄芪15g 麦冬15g 五味子6g 炒白术12g 陈皮9g 檀香9g 丹参30g 砂仁9g 焦三仙各15g 石菖蒲12g 甘草6g。水煎服,取7剂。
3月20日复诊,胸闷、气短减轻。双下肢如有蚁行,乃血虚不荣之侯,上方加当归12g 鸡血藤12g以养血通络。每日一剂。
3月27日复诊,诸证基本消失。效不更方,取上方做水丸服,以求缓图。
按: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,治宜通补兼顾,该方以生脉散、丹参饮、保元汤三方合并,使阳生阴长,气旺血行,则瘀血自化,胸痹自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