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痹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郑某 ,女,56岁。2014年9月3日就诊。
患者胸闷、胸腹胀痛、心悸,嘈杂、泛酸、纳差、失眠,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加重一年余。两天前恼怒后复发。就诊时,舌暗红,苔白,脉弦。
中医诊断:1、胸痹  2、心悸。证属血瘀胸络,胃气不和。
治法:活血理气,化瘀消积。丹参饮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:丹参30g  檀香10g  砂仁10g  甘松10g  半夏10g  瓜蒌20g  薤白10g  桂枝9g  生龙牡各30g  夜交藤15g  合欢皮15g  香附15g  元胡12g  三七[冲]3g。 取7剂,水煎服。
9月10日复诊,闷痛减轻。自觉口干。上方去半夏,加赤芍15g,继用7剂。
9月17日,睡眠仍欠佳,梦多易惊。加朱砂1g(冲)以镇心安神,继用5剂。
9月22日,睡眠已可,去朱砂。仍觉腹胀,加苏梗15g  陈皮10g,继用7剂后诸证俱失。
按:患者气血瘀滞,胃气不和,气郁则胀,血瘀则痛。故以理气活血,消积化瘀以治之。方中丹参、三七活血化瘀,檀香芳香,挟元胡、香附行气活血,甘松、砂仁温中行气,生龙牡、合欢皮、夜交藤安神定悸,瓜蒌、薤白、半夏宽胸下气。复诊时,仍有口干,故去半夏之燥,加赤芍以凉血。三诊时,睡眠仍差,故加朱砂以镇之。四诊仍有胃胀,故加苏梗、陈皮以行气宽中。俾诸恙尽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