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痹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赵某,男,67岁,市民。2017年5月27日就诊。
患者胸闷,时有胸痛,心悸气短,动则加剧,倦怠乏力十年。近三天因劳累而加重。就诊时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促不整。
血压:140/100mmHg。听诊:心率108次+-/分钟,心律绝对不齐,心音强弱不一,脉搏短拙。心电图:快速性房颤,p波消失,代之以f波,ST-T呈缺血样改变。
中医诊断:1胸痹。2心悸。证属气虚血瘀。
治法:补气活血,通脉散痹。处方:黄芪30g  人参10g先煎  丹参30g  赤芍12g  三七[冲]4g  川芎15g  郁金15g  红花10g  葛根30g  降香12g  杜仲12g  五味子10g  砂仁6g  生龙牡各30g。 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6月13日复诊,脉搏复常,胸闷减轻。效不更方,上方照服,每日一剂。
6月27日,劳累后稍感胸闷,余无不适。心电图复查:窦性心律,I°房室传导阻滞。上方去葛根、五味子、生龙牡。取7剂,水煎服。
7月3日,诸证尽解,停药。
按:夫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。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今心气亏虚,血脉瘀滞,故令胸闷、胸痛、心悸。故以人参、黄芪补气养心,丹参、红花、降香、川芎活血通脉,砂仁温中行气,龙牡安神定悸,俾气旺血行,脉通神安。则胸痛、心悸自无滞留之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