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某,女,54岁,农民。2015年1月29日就诊。
患者心悸怔仲,心烦失眠,神疲乏力半月余。就诊时,舌疼,面色萎黄,舌光红无苔。脉细数。
血压:140/92mmHg。心电图:Ⅱ、ⅢavF导联、V3-V5导联ST段平直下压均>0.05mv。T波普遍矮小。TV1>TV5。
中医诊断:心悸。证属气阴两虚。
治法:益气养阴,安神定悸。生脉散加味:太子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沙参12g 赤芍12g 葛根18g 莲子芯6g 生龙牡各30g 夜交藤15g 炒枣仁18g 柏子仁10g。水煎服,取7剂。
2月5日,复诊,心悸心烦明显减轻,未再舌疼。上方照服7剂。
2月12日,已能安卧,偶有心悸。舌红,苔少,脉细。上方加生地15g 炒山楂15g,水煎服,取7剂。
2月19日,诸证俱退。取上方10剂。做水丸服,以善后调理。
按:本案心悸,属气阴两虚。气虚血少,心失所养所致。心阴虚心火内生,火热挠心,心神不安,故心悸、怔仲、失眠也。方以益气安神,养阴清心之剂而愈。诸如方中山楂,乃“补而勿滞”之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