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悸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王某,男,58岁,农民。2015年5月7日就诊。
患者心悸,心烦,失眠,胆怯,易惊,常因郁怒或惊恐而诱发,已有年余,伴胸脘痞闷,饮食不振,近五天来因恼怒加重。就诊时,舌淡,苔薄腻,脉弦。
心脏听诊:偶有心律不齐。心电图:部分ST-T缺血样改变。
中医诊断:心悸。证属胆胃不和,痰气挠心。
治法:利胆和胃,化痰定志。温胆汤加减,半夏12g  陈皮12g  云苓30g  枳实12g  竹茹12g  丹参15g  砂仁10g  瓜蒌15g  远志12g  合欢皮15g  琥珀[冲]1g  石菖蒲12g  炙甘草9g。 水煎服,取7剂。
5月14日复诊,诸证俱减,睡眠仍欠佳。上方琥珀加至3g加夜交藤15g,水煎服,取7剂。
5月21日,诸证渐减,原方照服10剂后,症状消失,停药。嘱患者避免恼怒,保持愉悦。
按:患者胆气素虚,母病及子,致心胆不足,故生心悸、胆怯、易惊。郁怒伤肝,肝郁犯胃,胃气不和故令胸脘痞闷,饮食不振。今以理胆和胃之法,俾胆气壮,胃气和则诸恙自平矣! 经云: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。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