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

来源:临床案例      更新日期:2022-07-30
王某,女,45岁,工人。2015年7月9日就诊。
患者忽冷忽热,胸胁痞满,呕噁心烦,肢节冷痛,周身酸楚十余日。舌淡红,苔薄黄,脉弦。
T:37.7°C。血常规:正常。心电图:部分ST-T成缺血样改变。
中医诊断:发热。邪结少阳,太少不和所致。
治法:和解表里。柴胡桂枝汤加减:柴胡12g  黄芩12g  半夏10g  党参12g  桂枝10g  白芍12g  苏梗12g  川朴10g  陈皮10g  甘草6g  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引。水煎服,取5剂。
7月14日复诊,热退,呕止。肢疼,痞满减轻。上方加佛手10g以行气除满,取7剂,水煎服。
7月20日,诸证尽解。
按:少阳外邻太阳,内近阳明。邪在半表半里,病邪每多传变,病情常多兼挟。今寒热互作,肢节疼烦,呕噁痞满。知病在其表,即欲入里。故予和里解表,同时并进,柴胡桂枝汤主之。